English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培养模式

2000-05-23 来源:生活时报 曲振涛 我有话说

一、背景

高等职业教育是随着大学职能不断进化、现代社会分工和社会生活的科技含量日益增多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越是科技水平高和城市化发达的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越迫切。

大学的职能在其发展进程中曾经历了从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到服务社会等由一元到多元职能的进化阶段。但无论大学的职能发生怎样的变化,它所培养的人才的类型与社会的发展需要的联系都越来越密切,结构与层次也逐渐科学合理。社会分工的日益复杂化,导致了人才培养类型的多元化和实用化。社会不仅需要决策人才,也需要执行和操作人才;不仅需要理论型人才,也需要应用型人才。大学职能的每次进化,既是大学自身的一次革命,也带来了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变革与大学职能的进化中应运而生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急需培养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首批13所职业大学诞生了。经过近10年发展,至今已有101所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如果按照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将普通专科、高职和成人院校“三教统筹”计算,全国的高职、高专和成人高等院校已达1394所,在校生394.4万人,占整个高等教育在校生的63.3%,这个比例确实较大。

二、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的研究主要是解决人才类型与教育类型的相适应问题。教育的类型取决于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要。

1、人才类型与教育类型

社会的人才需求,从大方面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另一类“是将客观规律的原理应用于实践从而转变为工程产品等物化形态,并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前者称学术型人才,后者称应用型人才。在科学原理形成为社会的直接利益的过程中,一般要经历两次转化:一次是将原理转变为具体的工程设计、工作规划、运行决策;另一次是将设计、规划、决策等转化为工程、产品等物质形态。承担第一次转化的人才,称为工程型人才;承担第二次转化的人才,称为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是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实施完成的设计、规划、决策,并使之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需要较多的技术理论和智力技能,而后者在操作技能上更熟练和更有经验。前者主要应用智力技术来完成任务,而后者则以经验技术为主。二者处于社会工程活动的基层,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社会活动的具体操作者。技术型人才还经常是工作现场的组织者,他们的工作是十分关键的。

不同类型的人才,要由不同类型的教育来造就。一般来说,学术型与工程型人才由普通高等教育来培养,而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则由职业教育来造就。其中的技术型人才一般由高职的专科层次来培养;而技能型人才通常则由中等职业教育来培养。但是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技术型与技能型人才存在着逐步接近的趋势,其原因是技能型人才劳动组成中的智力成分不断增长。

技术型人才定位在高职(专科)层次,是目前国情与科技发达程度的需要。当然,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会呈现出动态的趋势。

2、工作岗位群

岗位群是指某一类型人才所适应的工作范围。学术型、工程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工作岗位范围相对比较集中,而技术型人才的工作岗位群比上述三种人才的工作范围广泛得多。这是因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内涵也产生变化,技术涵盖的范围日益丰富。

技术内涵的扩展,必然使社会生产与生活的技术含量增加,因此导致技术型人才岗位的扩展。当前,技术型人才的职业群可划分为以下四大类:

专业技术岗位:主要分布在三种产业的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岗位上。如农艺师、畜牧师、植保技术员等;工厂工程师、工地施工工程师、轮机长、远轮轮船驾驶员等;护士、护理师、医疗技师以及各种中介机构的从业人员,如注册会计师、审计师、评估师、精算师等。

经营管理岗位:主要分布在三种产业的经营管理第一线上。如农场场长、乡镇企业负责人、农田、水利建设的负责人等;如城建项目经理、建设监理、工长、车间主任、生产调度等;如农工贸经理、科工贸经理、证券公司经理、护理部主任等。

经营业务岗位:这类岗位也分布在三个产业中,如会计、出纳、信贷、统计、市场推销、广告策划与设计、秘书、导游、外汇交易、证券交易等。

智能操作岗位:这类岗位主要集中于第二、三产业中,如数控机床的编程、操作、维修,高技术电器设备的使用、维修等。

3、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

技术型人才的智能结构与素质要求有较强的现场性与综合性。因此,在他们的培养过程中应强调三方面的素质。

第一,必须具有爱岗敬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遵纪守法的素质。

第二,必须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既要有上岗的针对性,又要有就业弹性带来的适应性。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要与职业培训区别开来,它不会因岗位内涵的变化而失去自身的工作活力,它还应该具有本专业的可持续学习的基础。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型人才的知识内容应包括三个方面,即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

基础理论的内涵是普遍的客观规律,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它是专业理论的基础,覆盖面广,稳定性强。它主要解决高职人才的适应性问题。

专业理论是基础理论在一定专业范围内,沿实际应用方向的综合和发展。专业技术知识是与高职人才的工作岗位直接有关并频繁应用的知识。这两类知识是解决高职人才针对性的问题。高职人才合理的知识结构,应根据不同的岗位需要和专业类别而调整这三类知识的比重。

第三,技术型人才要具有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现场的指挥、协调能力,综合的运用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沟通、公关、处理矛盾、带领团队的组织能力和素质。

三、培养模式及保障条件

高等职业技术型人才采取哪种培养模式应当根据本专业培养的岗位目标来确定。根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处于探索阶段的实际状况,试提出以下的模式,供参考。

1,过渡式模式。该模式适用刚开始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校。其特点是在原来高专或成人院校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加以改造而成,能较快地进入培养过程。需强调的是该模式只解决有无的问题,难以谈到特色与质量。该模式主要表现为课程结构的改造方面。

2,“能力本位课程”(DACUM)模式。该模式以加拿大的社区学院和日本企业的短期大学为代表。它是以组成职业能力的某类知识或技能作为课程的组合点。各组课程高教学过程分学期平行排列。如某组课程为了解决学生的某一方面的能力而设立。

3,“双元制”模式。该模式以德国为代表,所谓“双元”即为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学校主要负责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与考核,企业负责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与标准考核。该模式在教学过程上又称“交替式”或“三明治”式模式。该模式被称为德国经济起飞的“秘密武器”。

4,“自由式”模式。以美国社区学院为代表。因其实行学分制,故在课程排列体系中,只考虑课程内容间的联系。总体结构上既无明确的阶段,也无纵条式的组合。

5,“立交桥”模式。该模式是我国台湾省创立的普教、职教从低到高贯通、融合的一种新模式。这种模式符合大众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原则,是将来发展的趋势。

无论选择以上哪种培养模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的保障条件才能办好高等职业教育。

第一,必须采用“三位一体”的立体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模拟操作一体化才能完成培养任务。

第二,必须由良好的基础理论教师、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和实际业务(岗位)部门的有实践经验的人员作为教师队伍。

第三,必须由人材(合理的教师结构)、教材和器材来支撑“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第四,由“三条保障线”来保障培养模式的实施。即学生反馈、同行间相互评价和教学督导的评估。

第五,由“三条评估标准”来保证质量。即校内考试标准、社会证书标准和行业考核标准(该标准有待于建立)。

(作者系黑龙江财政高等专科学校教授、党委书记、校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